笔者结合暑期研修六位老师的课堂实录和校本教学能手示范课谈谈对于课堂导入的理解。不难看出,每位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都各有特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所占时间虽短,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单一的导入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枯燥无味,会抑制学生的兴奋点,无法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导入艺术,以巧妙而新颖的导入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1.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中,这比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张嘴的教学更富有生机与活力,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更符合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王老师关于虚拟语气的语法课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堂课。上课伊始,一段《大话西游》中经典的对白,开启了虚拟语气的教学之旅,让学生一下子体悟到真实语境与虚拟语气的区别,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除了导入部分用了这一素材,在后面的练习环节,王老师也别出心裁的将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改编成文字对白,检验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我认为王老师的想法很巧妙,肯定也花费了她不少心思。这种独具匠心的做法值得我深思和学习。
2.谈话导入。谈话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谈话式导入可以带给学生以轻松愉悦之感,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如最近去听的一堂美术课《走进动漫教室》,课堂伊始,老师播放湖南电视台很受欢迎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熟悉愉悦的旋律中,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逐步分析出这档节目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童真童趣,进而得出动漫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也是如此。这样的导入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学生更能接受,这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3.问题导入。高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求知状态,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来。两位李老师的导入不仅有谈话,而且更直接的是问题导入。两人分别向学生提问国外的知名大学和海洋动物,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这种方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位老师都借助了PPT,向大家用图片展示了相关内容。所以说有时候教师不一定采取某种特定的导入方式,而是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为学生服务。
4.角色扮演。教材中有许多对话性、情节性强的内容,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创编,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这样的导入形式更富形象性与艺术性,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她的课最大的亮点是导入环节。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词的理解,自编自演对话,成功运用了生词,课堂气氛也被带动起来,此环节非常值得借鉴。在外研社的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可以被改编成剧本的,比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节选,《雾都孤儿》的节选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这些本身就带有趣味性的经典片段改编成课本剧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不言而喻。
5.复习导入。赵老师通过引领学生复习上一节阅读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精读文章。复习导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也不失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
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末,这是成功教学的先决条件,而不仅限于导入环节,但导入环节的成败却是一个成功的课堂必不可少的前奏。对此我们要勤于实践与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总结,让整个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激起全体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够饶有兴趣地学习,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