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通安全
1.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停留。
2. 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随意横穿,不逆行。
3. 不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车上路,骑乘车辆戴好头盔。超12周岁不得两人骑一辆电动车或自行车行驶。
4. 乘车出行时,一定要乘坐有营运资格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不搭乘超载的机动车辆和没有营运资格的“摩的”、“黑车”等。乘车时,切不可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避免被车辆或被路边的树枝、广告牌等擦伤、撞伤。
三、防溺水安全
1. 天气已逐渐变暖,此时要额外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盲目擅自下水施救。
2. 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碰到险情应立即就近向成年人呼救。
3. 严禁孩子私自外出,有事外出必须经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雷雨天时尽量少在户外活动,以确保安全。
四、网络安全教育如今,互联网诈骗越来越常见,并且屡屡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家长要及时干预,正确教育,帮助孩子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1. 不泄露个人信息。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地方,叮嘱孩子不能随便输入,应告知父母。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和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及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2. 不要向他人转账。无论是游戏充值,向好友转账,还是被告知将钱转入某一账户,凡是涉及转账,一律拒绝。家长要设置权限,不要让孩子接触有转账功能的 APP,也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3. 不过度沉迷网络。放假期间,应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孩子浏览手机的内容。多陪伴孩子,多丰富孩子的生活,不要让孩子沉迷手机。和孩子进行一次亲密的亲子活动了解清明习俗。五、卫生保健1.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一定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新冠肺炎、荨麻疹、水痘、甲流等传染病,保持身体健康。2. 请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3. 请家长和孩子参加适当的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建议孩子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每天进行定时定期的运动。4. 注意用眼安全,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和使用电子产品,保护好视力。六、做好居家安全。1. 要教育学生安全用电,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防止触电,电器使用过程中人不可离开,人走断电,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得边充电边玩手机。2. 教育学生增强防拐骗意识,不给陌生人开门。3. 要教育学生严禁攀爬阳台、栏杆,不要向窗外抛物,不动消毒剂、酒精、农药等危险物品。4. 居家期间注意安全使用燃气、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保障消防安全通道畅通。七、劳逸结合假期是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段。请家长注意督促孩子劳逸得当,认真完成作业,并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特别是对于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要做到适度有节制。同时家长需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习生活技能,度过安全而有意义的假期。希望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做到:安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确保大家能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平安且有意义的清明假期!编辑:张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