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夫妻内射,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AⅤ优田,极品盛宴视频

教学通讯(54期)》专业成长—如何激发理科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创建时间:2015-11-03
所属分类: 教学教研

摘 要:语文不仅是高中理科生的弱势科,而且是学生不太重视的学科。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努力寻找激发理科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我的几点尝试:贴近学生兴趣,学会借力用力;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激发主动性;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关键词:理科生  语文  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理科生对语文这一学科,无论是在学习兴趣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是低于其他科的。语文、英语两门语言学科较弱的理科生不在少数,但是,就是在这两科中,语文受到的重视也远不及英语。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想让理科生重视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关键是要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贴近学生兴趣,学会借力用力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1]我认为,把一般人们认为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能使人产生一种新奇感,尤其能激发兴趣。如果相互联系的事物是令人感兴趣的,那么,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


    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而汉语中大量的字词,十分繁琐。复习起来又没有明确的范围,而且每天都要检查、做题、订正……这些都令本来就对语文没有很大兴趣的多数理科生非常苦恼。我们知道,多数理科生都十分重视数学或者天然喜欢学数学。于是,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借力用力——借数学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要强调:我的目标不只是激发学生识记词语的兴趣,还要借此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上课第一项检查字词。按照我的要求,试卷上出现的词语要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掌握,还要求学生由这些词语进行联想。比如:


    赈灾   震灾   振聋发聩


    颈联   脖颈   脖梗   径自   自刭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赝品   义愤填膺   


    大杂烩   烩面   群英荟萃


    针灸   炙手可热  脍炙人口   鲈鱼堪脍   市侩


    编纂   攥紧      篡位 


    候车室  候鸟     侯门似海


    出奇制胜   出其不意


    戴罪立功   披星戴月    不共戴天


    (注:划线的词语是试题中出现的,后面的词语是在此基础上联想的。)


    这些词是基于读音、字形的相同或相近联想到一起的,如此,它们就由自由分散的状态变成了一队一队的词,记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记住一队。以此作为示范,要求学生学会联想,如此复习词语,不仅能够稍系统一些,而且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记忆起来既不至于太枯燥,还能记得牢。


    接下来,我讲到了汉语是一个语言系统。虽然说字词比较零碎,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是有一定规律的,也是成系统的。然后我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个空间坐标系。这时候,同学们都很好奇,接下来同学们的注意力异常集中。

    我用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


    如果说x轴表示字音,y轴表示字形,z轴表示意义,你想到了什么?每两个轴所构成的区间表示什么呢?如果取y轴上一个点,对应x轴上多个点,是汉语中的什么现象?以此类推,你还想到了什么?原点O代表什么?坐标轴的反方向表示什么?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颗颗石子投到了同学们智慧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整整一节课,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思考,思想飞扬,发言精彩纷呈,实实在在的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发言涉及到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多音字、同音字、多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歧义句……似乎语文的一切都在数学的空间坐标系中隐藏着,藏了多年,到那时才被同学们发现。从此,语文就以一种全新的形象站在了同学们面前:它不再是教科书,令人头疼的作文,更不是一张张试题,而是一个广博而立体的存在,它不仅仅涵盖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引发了同学们更加深远的思考。同学们由此想到了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从原点即最基础的做起;有的同学想到了人生的路,从原点起始,像坐标轴一样越走越远;有的同学想到了人生也像这个坐标系一样,有一定的规则,做人要有原则……


    最后,我引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且告诉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此,我们才能越来越广博,越来越智慧。


    二、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激发主动性


    我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的教育理念,讲的正是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在恰当的时机教育,同时,这一理念也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上面讲的事例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发言踊跃且精彩,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于是,我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不限定字数,多少都可以,但要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这是他们有要表达的需要而主动自主地写,不是为了完成作文而被动地写。事后,我还把同学们写的感悟、思考做成了班级简报,这不仅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3]我的学生正是在发现的过程中体验着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而且这本身就是学习语文兴趣的源泉。


    再讲一个例子:2014年3月底,丁香满园,紫藤飘香的春日,学校组织了“读书节”活动,同学们都积极热情地去图书馆选书、买书。我看到了同学们对书如饥似渴的状态。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不是不喜欢读书的,他们那么兴奋,那么激动。我借此机会组织了一次读书报告会。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有的还精心制作了PPT。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解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远超出我的想象,令我震惊!


    所以,作为教师,要坚信学生对知识是充满渴望的,无论哪一科,学生不是天然就拒绝的。还要相信,学生学习的潜力是无穷的!做老师的要善于引导,要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引导他们主动自主地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语文是内容丰富的学科,也是开放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以多样的学习形式去学习语文丰富的内容。从我自己的尝试来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我的讲坛(课前五分钟演讲),还有学生自己出题等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4]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正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是锻炼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所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的。


    总之,激发理科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的,仍然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摸索、总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教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