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号在德州实验中学举办了一次德州市市直高中高一数学同课异构研讨课,共有来自不同学校的4位教师(分别称为教师甲乙丙丁)都上了同一课题【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我校郝亮老师、张淑涛老师分别代表一中老、新校区参加了比赛,两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两种不同的风格演绎了一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以鲜明的特点、良好的授课效果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同课异构,也就是多名教师在同一地点讲授同一课题,对授课教师来说就是充分展示各自的优点与风格,展示他们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即各显其能;对听课教师来讲能对多个教师进行充分比较评价,以期获得更大的收获,即各取所需。
二分法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中的最后一节,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之后对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又一次探究,是函数与方程知识的继续,同时也是高中学生初次接受算法思想。学习二分法,本质上就是让学生认识算法思想的重要性,感知让计算机帮助人们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二分法的实施过程,更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远大目标。
讲授二分法这节课一定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二是如何使用二分法;三是让学生体会理解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其中,第二个问题有三个关键环节,什么情况下使用二分法、运用二分法何时终止、能用二分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教学引入的情境设计是保证授课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近年“1121”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很多教师已经不用甚至不会使用教学引入了,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一个好的教学引入,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甲与教师丙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教师甲以一组小题导入,小题简便易懂,覆盖面全,既复习了上一节所学(即本节课所需基础),又悄悄地将本节最抽象的定理“零点存在性定理”简单化,具体化,让学生直观明了,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使得学生一下子感到了轻松,发生了兴趣。教师丙以一个小游戏导入,联想电视节目“幸运52”猜一包糖的价格,令人感到新奇与兴奋,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的预判与学生的回答基本一致,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掌控,是落实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一环。教师乙与教师丁充分利用多媒体全面展示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环节设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环环深入,问题置疑与学生探究、教师点拨与自主展示有机结合,教师声情并茂神采飞扬,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他们最终将本节知识形成歌谣,让学生感到更加兴奋“定区间找中点,中值计算看两边;同号去异号算,零点落在异号间;周而复始怎办,精确度上来判断”,毫无疑问,提高了授课效果。
二分法如何使用与何时终止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甲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做得非常好,他从具体例子出发,展示各种情形,完美使用导学案,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授课效果。
二分法本身是一节比较简单的内容,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学习,教师乙的精彩讲解太过细腻全面,弱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充分利用多媒体,但教师丁完全依赖多媒体导致本节课没有板书,究竟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感觉不到哪里是重点,令人遗憾。
另外,教师的形象也很重要,因为教师的风采就是学生的自信。
最后我提几个看似老生长谈的要求,篇幅有限不再赘述,恳请各位老师如能偷闲,大家一起探讨:
1.要深入掘课本。把握讲什么,为什么讲,怎么讲。
2.要有课程观。一节课承载的内容有限,莫为了“公开课”堆砌亮点,同一知识不同时期引领学生学习的难度、深度、题量控制好,才显一个教师的水平。
3.要有认真准备的课堂引入。好的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兴趣、引人入胜、还能展现问题、提供思路、总结方法。例如:讲解二分法常举例猜价格。是因为猜价格与二分法的相同特点决定的。
4.要有精心设计的板书。
5.要神形兼备。简单说就是严谨之中不乏趣味性,以及互动交流目的性和教师点播到位精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