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即将踏上这方讲台之前,我曾经用青春和热血踌躇满志地写下过这样的文字《我要做一名好老师》。这十年间,我一直在为这个夙愿努力着、奋斗着,不敢有半点松懈,只为我曾经要做一名“好老师”的那份情愫。
其实,我和很多教师一样,最初心怀疑问:要当一名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在不断的叩问和思索中,十年弹指一挥间过去了,反思走过的历程,那个被汗水浸泡过的字眼,那个蘸着泪水与欢笑的字眼,那个血管里流出来的字眼——爱心,很自然地走到我的面前。
是啊!试问,哪个教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哪位教师没有倾注自己的爱心?作为老师,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爱打折,每位教师都尽量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因为老师们都固执地相信,我们的爱心会换得学生以同样的爱心来回报这个世界。
但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而我们接触的这些年轻的生命他们经历过什么,遭际过什么,家庭环境对他们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教师们不可能清楚地了解,尤其是在学业负担较重的高中,学生们也许没有太多的时间倾诉心声。因此,有时你的爱心学生未必懂得,未必领情。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爱心究竟以何种面目出现,会更让学生接受呢?
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有时,教师和学生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对与错的距离,而是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一方教室中,你却不知道如何用情感、用爱心点燃他们。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庆幸我有用文字和学生交流的优势。因此,我经常通过学生的周记和他们交流,去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微问题。慢慢地,我发现,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铸造,能力也只有靠能力来培养,而情感只能以情感去点燃。倾注真正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真挚的爱,他们才会敞开心扉,走近你的人生。在爱心教育的实践中,我不知不觉也融入了爱心的包裹中,便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我们曾经在假期布置了一项别出心裁的作业:家长致孩子的一封信。这一活动也引出了一个让我感动而且记忆深刻的事。记得一位父亲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孩子、也许你感觉到了亲人也许会别离但爱永不会消失,你的周围有那么多疼爱你的人,爸爸、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还有你的梁老师,我甚至相信冥冥中你至爱的妈妈也在关注着你的成长关注着你的学习。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你将来能有一个无悔的人生。所以你要更加坚强的面对生活带给你的各种挑战,不辜负所有爱你的人对你的期望。
孩子、生活的确赋予你太多的不公和磨难,没有富裕的生活环境没有官二代富二代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甚至在你刚满十岁的时候又被无耻的上苍夺取了母爱。但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切的一切也许正是对你成长的激励和烘托。
孩子、我深知你对妈妈的眷恋和不舍,但咱不抱怨,不诉苦。把这份感情埋起来让天堂里的妈妈为你骄傲为你自豪。纵观历史其实有很多改变世界的名人都与你有相同的命运---孔子17岁失母,孟子3岁丧父、曼德拉4岁丧母以及康有为、居里夫人、达尔文、华盛顿、林肯、拿破仑等等不胜枚举。所以我更加深信这是对你的考验,深信你灿烂的明天。
当我看到这里时,心头不禁一颤。这是个单亲的孩子,父亲坚强而倔强地孩子,这更是个令人感动又让人钦佩的家庭。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女孩平时大大咧咧不细腻,但她却把小组成员当成自己的亲人,在我要调整小组搭配时,她表现出了及其偏激的“反抗”。
在这之后,我找孩子谈了很多,大到人生、理想,小到穿衣、走路,我还从一位女老师的眼光出发,告诉她怎么梳头发。因为这个本就缺失母爱的女孩,偏偏长着难打理的沙丘式自来卷。
……
在我和孩子几次交流后,我如约见到了这位孤身抚养孩子的父亲。
那天他对我谈到了很多关于他们家庭的事情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要求自己的女儿遇事要坚强不要哭,有一次孩子胃疼了一晚上才哭着告诉父亲,这位父亲却先让女儿擦干眼泪。后来,他甚至说到自己周末一天在家为孩子包水饺。他说自己工作忙,这是孩子一周的早餐。但即使这样,他觉得自己还是代替不了孩子的妈妈,青春期的女孩子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他也觉得很难沟通。说到这里,他竟然像个大孩子一样落泪了。我也潸然泪下。
看着眼前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脸色黑黄,嘴唇有些干裂,生活的重担已经在他脸上无情地刻满了痕迹。这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啊,他深爱着自己早逝的妻子,失去恋人十年却依然保留着心底那份留恋和痛楚。他又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不善表达的他把这种深沉的爱化作了对女儿的严格要求。但坚强的人内心都有一颗脆弱的心,他却在我这位素不相识的人面前落泪了。
其实,他的女儿很争气,学习不错,性格坚韧,抗挫折能力强。在我们讲到苏轼时,他喜欢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傲,也喜欢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我那时就发现,她虽然表面大大咧咧,但性格中却有极细腻、极柔软的一面。
这之后,我经常找她谈心,后来,她竟然还主动告诉我她初中喜欢一个男孩子。她在微信中发过来那个男孩的照片,问我帅不帅。当我还没准备好怎么说时,她却笑着说:“这已经是曾经的事,现在我已经释然了。”我有时遇到班里的管理困惑,也会和她谈谈。这时她总会宽慰我,帮我出主意。她考试没考好,说我无颜见江东语文老师,无颜见江东物理老师,无颜见江东数学老师……我打趣说:“你在江东慢慢走,我们都在江西等你。”她又释然了。她经常往我办公室跑,因为她还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她布置任务勤快,作业收得卖力。我有时觉得,我如果有这样一个女儿,该多好啊。
说实在话,从教十年,我从来没有觉得哪一个学生向她一样和我的心那么近,那么亲。她爸爸工作在开发区,中午不回家,因此这个孩子从上高中第一天起就在学校食堂吃饭,中午在教室趴着休息。她晚上不吃饭,说是减肥。只有我知道她只是一种搪塞。我也经常拿些东西给她。我们还有共同的爱好,就是喝茶。我把自己的铁观音给她,问她品出什么来了。她天真地笑着,说就是爱喝茶,但品不出什么来。有时,我真的有些难过,但转念一想,正是因为她经历了别的孩子难以忍受的苦难,所以才会如此懂事,又如此乐观。
那天,我刚来到教室。她叫住我,极神秘地说:“老师,你回办公室了吗?”后来我才知道,她看我比较忙,桌子杂乱,竟然用课余时间为我收拾了办公桌。她半抱怨半自豪地说:“老师,我花了一晚上课间,你可别给我再弄乱了。”她还细心地在便利贴上写好了我各种资料的分类,告诉我各种学案收放在哪里……“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姑娘该多好啊!”我第一次在她面前说出了在心中重复多次的那句话。可她却眼前一亮说:“老师,你也喜欢闺女啊,我也喜欢自己有个闺女啊。”这么大的孩子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我不禁哑然。充满稚气的她也许根本不知道养育的艰辛,但这正是她的天真,也是她的幸福。而我也知道,我没有付出过抚育的艰辛,没有资格代替她的亲情,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亲情弥补些空缺。
后来,我又收到了孩子父亲的来信: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回家后总是有意或无意的提及你,并且每次都显得特别的高兴,有时你说的一句话都回来向我复述,幸福感溢于言表。我虽然是一个粗心的父亲,但对于孩子的这些变化还是有所察觉。再后来帮她收拾房间时无意中看了一眼孩子的日记后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日记不多,但几乎3/5的篇幅都记录着和你有关的一些小事。看的出来孩子对你很崇拜,同时也很依赖你,其中有一句话;”梁老师关切的问起我,并随手为我正了正衣领,正是这一细小的动作却让我又一次体验到了母爱的温暖”是呀---孩子就是这样的单纯,容易满足。
……
是啊,这个女孩子就是这么单纯,这么善良。也许我只给她一点点好,而她却回报我一颗心。我忽然想起陶行知先生震撼心灵的那番话:“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也许,正是我心底发出的爱,感染和点燃了她的爱。而我,也真的一厢情愿地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又想起曾经指引我教育人生的那段话:“在批评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诅咒;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耐心;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自信;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欣赏。”而我想说,在爱心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善良和真挚。我希望以自己这颗真诚而拙朴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也如她那样渴望关注的童心,去培养无数的爱心,让我的学生健康快乐、自信乐观地行走于天地之间。